网站首页 寺院概况 见闻觉知 寺院法务 慈善公益 寺内风景 佛教影音 观寺拜佛 素食文化 佛学知识
佛经典籍   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> 佛经典籍
  寺院公告 更多>>
·法讯|2025年景会寺新春系列活动通启
·淮安景会寺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出家日系列
·2024年景会寺新春系列活动通启
·随喜乐助|景会寺癸卯年腊八粥食材募集
·淮安景会寺取消壬寅年“腊八施粥”活动
·5月12日起淮安景会寺恢复开放通知
·今天是农历四月初一,香期!
·景会寺微信公众号重新换号,请诸位护法
·2022年元旦晚不举行撞钟跨年活动不对外
·淮安景会寺恢复开放的通知
·关于淮安景会寺暂停对外开放的通知
·淮安景会寺关于恢复开放的公告
·淮安景会寺声明公告
·景会寺落成全堂佛像开光暨佛闻法师升座
·关于景会寺落成全堂佛像开光暨佛闻法师
·多部委联动 回归佛教道教清净庄严
·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《宗教临时活动地点
·【关注】各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齐聚北
  观寺拜佛 更多>>
2025-5-4
2025-4-24
2025-4-11
2025-4-6
上香 2025-4-4 景会游客
叩拜 2025-4-4 景会游客
叩拜 2025-3-7 景会游客
叩拜 2025-2-10 景会游客
上香 2025-1-17 景会游客
我要拜佛,点击这里>>
佛为何把亲人之爱叫饿鬼爱
来源:本站  发表时间:2014-04-20 15:46:43  点击:780 次
 
 
 
 
转载佛弟子文库
 
 
问: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间的爱,叫“饿鬼爱”,有没有说得太夸大?
答:在《未曾有说因缘经》中,佛说:“母子恩爱,欢乐须臾,死堕地狱,母之与子,各不相知,窈窈冥冥,永相离别,受苦万端,后悔无及”。
《楞严经》中也说,父母子女夫妻的关系,本质上就是“汝负我命,我还汝债”,是生生世世的纠缠,没完没了。尤其是自以为有恩于亲人时的那种索求,真是一付讨债鬼的模样。
讨债鬼的模样,就是饿鬼相,饿鬼永远要吃、要喝,却永远吃不饱,永远在饥渴之中。那种永远满足不了的贪欲,就叫“饿鬼爱”。
攀缘不舍饿鬼爱,使我们百劫千生轮回六道。譬如今世互为母女,来世不一定还是母女,下辈子或互为主仆、互为人畜,彼此奴役驱使,彼此都不相知。就如同现在,一点也想不起我们与亲人前世的关系。
但有一事可以确定,那就是——若前世不造恶业,今世不会纠缠得这么悲惨;今世不造恶业,彼此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恶性互动;而今世所造,有的还要转到来世才报,这是最基本的“六道轮回”造业受报的观念。
饿鬼爱的另一个大麻烦和过患,就是它会把好事变坏事。
例如:父母对儿女的养育之恩及种种付出,都是一个佛子对众生所作的善业,本是很大的法财、资粮和福报,若能把这经验提升扩大,把善意布施回向出去的话,是了不起的事情,是极大的善业。但是我们若攀缘饿鬼爱不舍,就一定要去贪功受福德。这一贪功受福德,便成了饿鬼讨债时的账本,立刻把施受的关系变成了债权人和债务人,把好事变成了坏事。
学习大乘佛法,就是要学诸佛菩萨如何“转法-轮”。转法-轮就是把最苦、最坏、最恶的事,转成最乐、最好、最善的事。而不是“倒转法-轮”,把自己和亲人,变成饿鬼、讨债鬼、冤屈鬼;把原本美好善良的事,变成“汝负我命,我还汝债”的丑陋邪恶的事。所以,佛陀把亲人之间的爱叫饿鬼爱,一点儿也不夸张,实在是最慈悲的提醒,让我们不得不小心警惕饿鬼爱的过患啊!
 
问:佛陀要我们出离饿鬼爱,但在《盂兰盆经》中,又说要孝顺“七世父母”,这里不是很矛盾吗?
答:佛教讲孝顺“七世父母”,七世不是指祖宗七代,而是指今世加过去生的六世在六道轮回时,各道的父母,故是“一切众生”的代名词。
我们轮回地狱、畜生、饿鬼、人、天、阿修罗道六道,每一道受生都各有父母,这就说明了我们对父母的孝顺,一定要扩大提升;对子女的慈爱,也一定要扩大提升。
因为“一切众生”都曾经作过我们的父母、子女、夫妻眷属,如果我们现在不能正确地去爱今生的父母、子女以外的人,则下辈子也不能够认识并像今生一样的去爱自己的父母、子女,所以,只有爱“一切众生”,才能爱到一切过去的父母、子女。
这就是大乘菩萨道要发愿度尽一切众生的原因及宗趣。也是《盂兰盆经》的宗旨精神——要我们孝顺自己的父母如六道众生,视六道众生如自己的父母。也就是佛陀对我们的告诫——爱罗睺罗如六道众生,爱六道众生如罗睺罗。
看经时,千万不能看窄、看偏了,一看窄、看偏,就陷在饿鬼爱的纠缠中,则把好事变成坏事了:
 
问:既然饿鬼爱不好,但我们已经都是亲人了,该怎么办呢?
答:去扩大提升对父母儿女的饿鬼爱!
 
如何扩大提升呢?
佛在《大乘大般涅槃经》中说,要“爱罗睺罗(佛的亲生儿子)如六道众生,爱六道众生如罗睺罗。”儿女就是我们的“罗睺罗”。我们既然能够对自己的儿女作出善良的布施,就表示也能够对一切众生作出同样的布施;既然能够对自己的儿女发出善良的意愿,就表示也能够对一切众生发出同样的善意。剩下的,只是我们愿不愿意的问题了!
 
 
问:在《未曾有说因缘经》中,有一段关于耶输陀罗和罗睺罗之间的母子之情纠缠难舍的描述:佛叫耶输陀罗放舍罗睺罗,让他出家跟佛学法修道,佛陀的理由是:“母子恩爱,欢乐须臾,死堕地狱”,为什么母子恩爱,死后会堕入地狱?
答:“母子恩爱”并不一定是直接的地狱因。但是若因“母子恩爱”而不出家修道,则定作地狱因。
何以故?不修道者,不能免生死,亦不能究竟止恶行善。而生死是轮回因;作恶是地狱因。
再说,“男女恩爱”、“母子恩情”的纠缠,于不见佛、不闻法、不识僧等未皈依三宝者而言,常作败坏事业、学业、名利、道德、法。
 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Copyright©2010-2025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景会寺 版权所有【苏ICP备20036011号-1 苏安备32080102001174号】 地址:淮安市经济开发区景会寺路7号
Tel:0517-8379-8637 邮箱:1337261777@qq.com 传真:0517-8549-0123 邮编:223002 技术支持:通易网络(-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