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共享经济

所谓共享,使供需双方受益

“共享单车”
来源:菩萨在线
这是一个变化的世界!
在互联网时代,一切皆有可能实现。
不知何时起,共享经济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的话题。从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,到共享雨伞、共享篮球、共享洗衣机等等,共享无处不在。共享经济发展速度之快,是很多人的感受,大概也是创造这一神话的人始料未及的。
所谓共享,使供需双方受益,这一经济形式也可在佛教一些制度中找到影子。
行脚僧把自己的衣挂在僧堂里的名单之下,故称挂单。佛教挂单制度,行脚僧到寺院投宿; 僧人可以四处寻访师友、交流佛法,寺院默契的给僧人供食宿,因此产生了很多云游僧。僧人不拘于住在一个地方,这种制度满足了比丘遍行天下,游历各地寺院求学的需要,为僧人悟道求法提供了便利。
分享、结缘、无私、自律——这些理念一直伴随着佛教的发展,并与其他理念一起成就了中国化的佛教。
以分享的心回报大众,这大概是共享创立者的初始理念。从这个角度上说,与佛教的分享、结缘理念不谋而合。佛教提倡佛法不离开世间觉,在佛法生活中处处是道场,生活是为了成长,成长需要将资源与他人共享。
共享经济为现代人提供生活便利,而受到广泛的欢迎,一度被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发明创造。当然,共享也会出现一些问题,面临着巨大的挑战!比如单车随意停放、私人占有等,除了监管以外,更需要使用者自律,遵守共同的规则。
有很多事物出现直至发展繁荣兴盛,都是远远超出初始预期的。佛陀菩提树下悟道,为佛子传授正法;禅宗一枝开五叶,无数佛弟子弘扬正法,都经历了许多曲折反复! 社会在发展、文明在进步,人的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。佛教的分享理念,也可为精神支持。
愿所有人参与共享时,都具有分享的心,更具有无私自律结缘的心!
(文编:妙音 责任编辑:王颖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