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寺院概况 见闻觉知 寺院法务 慈善公益 寺内风景 佛教影音 观寺拜佛 素食文化 佛学知识
佛经典籍   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> 佛经典籍
  寺院公告 更多>>
·法讯|2025年景会寺新春系列活动通启
·淮安景会寺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出家日系列
·2024年景会寺新春系列活动通启
·随喜乐助|景会寺癸卯年腊八粥食材募集
·淮安景会寺取消壬寅年“腊八施粥”活动
·5月12日起淮安景会寺恢复开放通知
·今天是农历四月初一,香期!
·景会寺微信公众号重新换号,请诸位护法
·2022年元旦晚不举行撞钟跨年活动不对外
·淮安景会寺恢复开放的通知
·关于淮安景会寺暂停对外开放的通知
·淮安景会寺关于恢复开放的公告
·淮安景会寺声明公告
·景会寺落成全堂佛像开光暨佛闻法师升座
·关于景会寺落成全堂佛像开光暨佛闻法师
·多部委联动 回归佛教道教清净庄严
·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《宗教临时活动地点
·【关注】各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齐聚北
  观寺拜佛 更多>>
2025-5-4
2025-4-24
2025-4-11
2025-4-6
上香 2025-4-4 景会游客
叩拜 2025-4-4 景会游客
叩拜 2025-3-7 景会游客
叩拜 2025-2-10 景会游客
上香 2025-1-17 景会游客
我要拜佛,点击这里>>
文殊菩萨手举宝剑的象征:宝剑即是宝见
来源:本站  发表时间:2017-03-04 22:08:27  点击:937 次

1.jpg

信息来源:中国佛教文化网

  在中国的寺庙里,我们常见到一位菩萨手持宝剑的造型。那是文殊菩萨,那是一个象征。
  
  宝剑即是宝见。在开始修行,到达彼岸的旅途中,修行人最贵见地。见地若正,直达彼岸;见地若不正,迂曲曲折,辛苦受尽,难达涅槃城。
  
  文殊菩萨象征第一念追求解脱的心,第一念追求解脱,最要紧的是正确的见地。所以,对于初发心修行的人,见地是宝,也最为重要。见地,在修行解脱的八正道中安排第一,所以在造像的象征表达中,文殊菩萨也被说为七佛之师,诸菩萨之首。
  
  文殊菩萨为诸佛之师,众菩萨之首,手持宝见,一个多么美丽的隐喻,多么美好的象征。
  
  我们的行为及感受,往往由我们的见地发起,是我们的心智对见地的反应和反映。如果你有这样的见地,就这样的行为和感受;如果你有那样的见地,你就有那样的行为和感受。见地,是行为和感受的首因,所以,要想除苦或校正我们的行为,必须回到见地,从见地出发来进行。
  
  见地无法被别的东西所切断,唯有被另一个见地。错误的见地必须由正确的见地来切断。一个见地切断另一个见地,就像一把无形的剑斩断一根无形的绳子一样。断除错误的见地,站在正确的见地上,然后漂洋过海,才能顺利到达解脱的彼岸。在到达彼岸的过程中,正确的见地像一艏稳固而方向正确的舟,它能将带往安全自由的目的地,甚至它本身就是安全自由的目的。这是为什么,追求解脱的菩萨要握住这个见——在造像的象征表达中,文殊菩萨手握宝剑的含义。
  
  正见是好的,一旦你到达目的地登岸,它也变得没必要。当你捷足登岸,即使最美最正确的见地也不要持有它,携带它。就像你用船漂洋过海,在登上彼岸时,即使你的船再好再美,再宝贵,你也不必背着船而行走。否则,那显得很愚蠢。
  
  船只在漂洋过海的时候有用,漂洋过海是没它不行。在那个阶段,它是重要的,必要的。但到下一个阶段,不必再继续依赖它,携持它。我们对态正见的态度如何?看你在哪个阶段。在菩萨的阶段,寻找它,找到它,握紧它;到了佛的阶段,放下它,任由它,把它变成空船,那上面没人。
  
  修行之中,过海漂洋之途,我们都需要点什么,依赖点什么,这就是为什么在用造像的方式传达佛法的过程,我们看到,几乎所有的菩萨像,不是手里拿着点什么,就是臀下坐着点什么;一旦涉往彼岸,达成解脱,成就佛陀,则什么都不必了,这也是为什么,几乎我们看到的所有佛像——佛的造像或造型,都是空着手的,只是坐着,闭目休闲的样子。
  
  佛教中的造像,是一种传达佛法的手段,是一种美丽的隐喻或象征。每一尊造像,每一尊造像的每一种形式、姿态或傍依的法器等,都有一个非常美丽或深刻的象征或隐喻,若你和自己的修行体会和了解结合起来,那变得非常明显和真切。
  
  文殊的剑,地藏菩萨的锡杖,观音菩萨的柳枝或拂尘,以及各大菩萨的坐骑等,无不是一种美丽的表达或象征。
  
  来,众修行者,我们不但要学会读佛经,也要学会看这些造像,更主要的,我们要学习观察自己的心,把自己的修行体会及领悟,和这些佛法的传达手段结合起来。一旦我们能从自己的修行体会及领悟中明白,古人传达佛法的手段、技巧、用意及智慧,无不明显起来,它们与我们的修行和领悟,相互映照,相互印证,仿佛你已与他们心心相通似的,在感叹他们的智慧及修为中,你也不知不觉成为他们中的一员。
  
  经书传达佛法,造像传达佛法,乃至一鸟一石,山河大地,一切众有都在传达佛法,你看到了吗?看出了吗?
  
  佛法皆手段,扫除众生见,若能心路通,活佛在面前。

 
Copyright©2010-2025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景会寺 版权所有【苏ICP备20036011号-1 苏安备32080102001174号】 地址:淮安市经济开发区景会寺路7号
Tel:0517-8379-8637 邮箱:1337261777@qq.com 传真:0517-8549-0123 邮编:223002 技术支持:通易网络(-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