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寺院概况 见闻觉知 寺院法务 慈善公益 寺内风景 佛教影音 观寺拜佛 素食文化 佛学知识
佛经典籍   您现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> 佛经典籍
  寺院公告 更多>>
·法讯|2025年景会寺新春系列活动通启
·淮安景会寺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出家日系列
·2024年景会寺新春系列活动通启
·随喜乐助|景会寺癸卯年腊八粥食材募集
·淮安景会寺取消壬寅年“腊八施粥”活动
·5月12日起淮安景会寺恢复开放通知
·今天是农历四月初一,香期!
·景会寺微信公众号重新换号,请诸位护法
·2022年元旦晚不举行撞钟跨年活动不对外
·淮安景会寺恢复开放的通知
·关于淮安景会寺暂停对外开放的通知
·淮安景会寺关于恢复开放的公告
·淮安景会寺声明公告
·景会寺落成全堂佛像开光暨佛闻法师升座
·关于景会寺落成全堂佛像开光暨佛闻法师
·多部委联动 回归佛教道教清净庄严
·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《宗教临时活动地点
·【关注】各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齐聚北
  观寺拜佛 更多>>
2025-5-4
2025-4-24
2025-4-11
2025-4-6
上香 2025-4-4 景会游客
叩拜 2025-4-4 景会游客
叩拜 2025-3-7 景会游客
叩拜 2025-2-10 景会游客
上香 2025-1-17 景会游客
我要拜佛,点击这里>>
慈心不杀,世世无患
来源:本站  发表时间:2016-11-27 21:11:26  点击:633 次


为仁不杀,常能摄身;是处不死,所适无患

 

来源:菩萨在线

 

    过去,在罗阅只国外五百里处有一座山,山中住着一户人家,男女老少共有一百二十二人。他们以打猎为生,过着穿皮吃肉从不耕种的生活。他们只知敬奉鬼神,不知世上还有佛法僧三宝。

  

    一天,佛陀以圣智观察,知道他们得度的因缘成熟,于是来到这户人家附近,并于树下打坐。当时,这家男子都去打猎了,只剩妇女在家。她们看到树下坐着一个人,身上散发出的光芒照耀着天地,连树林、石头都变成金黄色。一家大小非常惊喜,认为此人必是神人,于是赶紧前往礼拜供养。佛陀除了为她们开示杀生的罪过以及护生的福报外,也解释无常的道理,即使恩爱非常,也难免有别离之时。妇女们听了都觉得深得法益,十分欢喜。

  

    妇人们对佛陀说:“我们虽然贪心杀生,以肉为食,但还是希望您能接受我们微薄的供养。”佛陀回答:“诸佛慈悲,不以肉为食,而我也是饱食才来,你们就不必为我准备了!”又说:“人生在世,可以赖以维生的东西非常多,你们为何不选择一些有益的食物呢?如此残害众生以养活自己,死后会堕入恶道,对自己只有损害没有帮助。人们应当食用五谷杂粮,并且悲悯众生皆有贪生怕死之性,屠杀它们来养活自己的罪业是无法消灭的,唯有心怀慈悲不杀生,才能世世吉祥无患。”于是佛陀说了一首偈语:

  

    “为仁不杀,常能摄身;是处不死,所适无患。

  

    不杀为仁,慎言守心;是处不死,所适无患。

  

    垂拱无为,不害众生;无所娆恼,是应梵天。

  

    常以慈哀,净如佛教;知足知止,是度生死。”

  

    此时,外出打猎的男子正好回家,却发现妇女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出来迎接,心想:“平常回家,妻子都会出来迎接,怎么今天连一个人影也没看到,不知是否发生了什么变故?”情急之下,将猎物丢下,四处寻找。没想到,自己的妻子坐在树下,合掌聆听佛陀的开示。男子们非常生气,冲动地想要殴打佛陀,妇女们赶紧劝道:“这位可是大神,千万不可以对他乱来。”男子们一听,赶紧向佛礼拜忏悔。于是,慈悲的佛陀又为男子们再说一次不杀得福、杀生有罪的道理。男子们听了非常惭愧,长跪向佛说道:“我们自幼生长于深山,以杀猎为生,罪过如山,有什么办法才能免除我们的恶业?”于是佛陀又说了一首偈子:

  

    “履仁行慈,博爱济众;有十一誉:福常随身,

  

    卧安觉安,不见恶梦,天护仁爱,不毒不兵,

  

    水火不丧,所在得利,死升梵天,是为十一。”

  

    说完之后,在场的一百二十二个人都欢喜信受,受持五戒。佛陀并且请罗阅只国的瓶沙王,赐给他们田地与粮食。从此以后,整个罗阅只国和国家边境外的人民,都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。

  

    《大智度论》云:“诸余罪中,杀罪最重,诸功德中,不杀第一。”世间众生莫不贪生怕死,爱惜自己的生命,所以我们要秉承佛陀“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”的精神,长养平等不二的慈悲心,不但不杀生,还要积极地护生、救生,令一切众生皆能远离怖畏,获得安乐。(文:衍慈法师)

 

 

(文编:妙甜  责任编辑:王颖)

 
Copyright©2010-2025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景会寺 版权所有【苏ICP备20036011号-1 苏安备32080102001174号】 地址:淮安市经济开发区景会寺路7号
Tel:0517-8379-8637 邮箱:1337261777@qq.com 传真:0517-8549-0123 邮编:223002 技术支持:通易网络(-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