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佛友看到一句话:一切有漏善法中,戒杀放生最殊胜。然后问:为何说戒杀放生为有漏善法?
什么叫做有漏?漏是烦恼的别名,有漏就是有烦恼。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义。贪嗔等烦恼,日夜由六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)门头漏泄流注而不止,叫做漏;又烦恼能使人漏落于三恶道,也叫做漏,所以有烦恼之法就叫做有漏法,而世间的一切有为法,都是有烦恼的有漏法。有漏就是说我们还有烦恼心,有希求的心。带着烦恼心和希求的心去做这些善行,就是“有漏善法”。有漏相对应的是无漏,无漏就是清净心,无造作的心,三轮体空的心。
佛教中,把放生、捐建寺庙、印造流通修补佛经、财布施等等善行称为有漏善法,有漏善法可以感招有漏的乐果,即人天之果报。在无漏智没有生起之前,我们凡夫所发的善根,如五戒、十善等及见道之前的善根都是有漏的,有漏是因为我们的这些发心不是恒定的,有时会有起伏,甚至会退失。有漏的善法可以让我们获得相当大的福报,但不能让我们脱离六道轮回。
那么为什么“一切有漏善法中,无有能比放生之功德大”呢?这是因为做其它善业,若自心不净,就无有功德。但放生时,无论我们的心净或不净,其事皆是直接对众生有利,因此有不可思议的善果,哪怕是放一条生命的功德也无法衡量。所以很多高僧大德都倡导我们要戒杀放生,因为这是大乘菩萨本份中的事,也是圆满成佛资粮的最大方便。
索达吉堪布说过:一般说来,除了证悟空性之胜义善法以外,若以世俗谛的标准判断,则一切有为善法,诸如诵经、持咒、供养、礼拜等等,其功德均无法超胜放生之功德;而所有恶业中则以杀生为最可怕、最严重。
如果我们在天道、人道或者阿修罗道这三善道,那是因为我们往昔曾做过一些世间善法而感得的果报,这个果报就是有漏的果报,因为我们还没有出离三界,所以是有漏的。如果我们以无所求的心作无漏善业,我们的生命就会沿着四圣的方向迈进。四圣就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和佛。
四圣所作的善业都是以无所求的心为出发点,而无所求的心具体在教法上,就是要破除我的执著和法的执著。有“我”就有所求,人我执、法我执破掉了就“无所求”。无所求的心有广狭之不同,所以就有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在果位上的差别。
所有人都要解决三大问题:生存问题、生活问题、生死问题。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,我们的心念决定着我们的生命向何处去。如果我们的思想取向是顺善法的,那么我们的生命就会沿着善业的轨道升华。如果我们的思想取向是顺恶业的,生命就会沿着恶业的轨道堕落。
佛教要解决的问题,是自利利他、自觉觉他、自度度他,就是要解决我们每一个众生的生命向什么方向发展。出世善法和世间善法在事相上并没有什么不同,不同的只是观念上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。以“有漏的心”和以“无漏的心”修同一件善事,会有不同的结果。也就是说,做同一件善事,以世间善法的观念,有所求而做,那就成了有漏善法;以无所求的心、无漏的心、无漏的智慧去做,就是无漏善法。
我们的修行,就是要从“有漏的善法”向“无漏的善法”前行,这个可以作为我们日常行持善法时,观察自己起心动念的一个参考。
|